2017年度商务经济运行第十四期
|
||||
|
||||
10月12日至14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台州举行。大会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重大战略对接,以“开放创新、平等协商、资源整合、互惠共赢”为主题,举办了全体会议、项目签约、贸易展览、园区踏看、企业考察、人文交流等系列活动,得到新华网、人民网、凤凰新闻、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预期活动成效,展现了台州举办大型国际性会议的水平,也进一步扩大了台州的城市影响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及成效 (一)联盟第四次全会圆满成功。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是由中、德两国重要工业城市联合发起和建立的国际合作平台,成立于2016年4月,以服务于中德工业城市间互补发展、创新融合为使命,推动中德城市间的经贸往来和企业合作,力促两国在技术、市场、资本的有效对接,实现联盟城市协同发展。10月13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台州隆重举行,前民主德国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德国前国务部长、PKS公司管理合伙人恩斯特·舒宛候特,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欧珍,德国北威州经济、能源、工业、中小企业和手工业部前部长盖瑞特·杜因等德方嘉宾,原外经贸部部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名誉会长石广生,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邵祥林, 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翟谦,省政府副省长高兴夫,省商务厅厅长孟刚,市领导王昌荣、陈伟义、陈祥荣、蒋冰风等出席会议。中德工业城市联盟成员城市代表、科研机构、企业、新闻媒体代表共320余人参会,成为我市近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性合作交流活动,开启了台州乃至浙江全方位对德合作的新篇章。 本次全会,中国的盘锦市、汕头市和德国的拉尔-弗赖堡黑森林地区、索林根市、富尔达地区等5个新成员正式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联盟成员扩容到33家,其中,中方19家、德方14家,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壮大。同时,在联盟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的基础上,本次全会上,联盟又授牌成立了职业教育和石油化工两个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整合各类专业资源,按不同专业领域,为联盟成员城市和企业间的双向合作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推动中德合作进入务实合作的新局面。 (二)中德合作项目签约成果显著。自台州加入联盟以来,台州与德国的交流不断增加,经贸往来与双向投资日益密切。2016年台州对德进出口总额达到10.3亿美元,德国已成为台州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截至目前,德国在台州共有投资项目22个,总投资1.58亿美元,大陆、汉高、麦德龙、埃贝赫等世界500强及德国知名企业均有项目落户台州。台州也有12个项目投资德国,中方投资额达5840万美元。 本次全会通过前期的广泛接触和洽谈,共有13个中德合作项目借助联盟全会的平台,在320多位中外来宾的共同见证下完成签约。其中,联盟签约项目1个,台州签约项目12个。台州的签约项目中,政府性战略合作项目2个、投资项目6个、技术合作项目2个、贸易项目2个,投资额和贸易额分别达到7300万美元和1.55亿美元。特别是艾克西欧与台州市政府合作项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合作项目、齐宏科技与西门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合作项目成为台州进一步与德国深化各领域合作交流的典型。 (三)中国塑交会引起强烈关注。全会期间,正值第十七届中国塑料交易会同期举行,10月13日上午,市政协主席陈伟义陪同参加全会的中德代表专程赴台州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塑交会,听取塑交会和中国塑料行业发展状况的介绍,并实地走访参展企业。中国塑交会是商务部唯一重点支持的全国塑料行业展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行业交易展会之一,也日益成为台州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展位1500个,海内外参展企业500多家。展会的滚塑专区和智能模具专区,以科技、绿色、智能的形象,吸引了中德代表的强烈关注。展会还同期举办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让本届展会深深印上“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的烙印。 (四)各类考察活动亮点纷呈。近年来,台州与德国之间的企业并购不断涌现,德国汉高并购台州金鹏化工,台州新界泵业并购德国WITA公司,杰克股份并购德国拓卡奔马公司,都成为中德企业并购的典型案例。为了让参加联盟大会的中德代表零距离感受“制造之都”,促成更多项目化的成果,10月14日,大会根据参会代表各自意愿,安排分线考察台州的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一是集聚区线,考察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杰克股份和星星水晶光电产业园;二是头门港线,考察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吉利豪情公司和东海翔集团。考察活动充分展现了台州“制造之都”的实力和水平,台州企业的现代化和创新能力给中德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外,在全会期间市委书记王昌荣和市长张兵分别会见了德国驻上海总领事欧珍和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与会的中德代表还参观了台州城市规划馆,德梅齐埃表示他到过的很多城市都千城一面,但台州却与众不同,既有山海风光又有现代建筑,既着眼于长远又立足于生态,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是城市生态发展的样板。 二、主要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全会主办权花落台州。自2016年4月台州正式加入联盟并成为首批成员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台州对德合作工作。2016年6月,台州在柏林举办“中国台州-德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市长张兵出席交流会,并会见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和联盟德国联络处负责人,首次提出主办联盟全体会议的要求;9月,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台州全方位参与中德合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经贸和科技、教育合作和人才培训、城市合作和文体交流等11项重点合作领域,市长张兵还率市政府代表团专程赴佛山拜访联盟秘书处,商谈举办联盟全会事宜;10月,在联盟第二次全会上,台州正式提请举办联盟第四次全体会议;2017年4月,市委书记王昌荣率团赴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并在联盟第三次全会上,亲手接过第四次全会的主办权。 (二)精心组织,合力完成全会任务。我市以举全市之力办好联盟全会为目标,开启各项筹备工作。市委书记王昌荣提出办好本次全会要在嘉宾规格、项目签约、媒体宣传三个方面做到高标准高要求。9月初,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印发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体会议系列活动方案的通知》,成立2017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体会议筹备工作委员会,由张兵市长亲自挂帅。筹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投资洽谈组、外事接待组、新闻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和安全保卫组,成员由有关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组成。市政府副市长、筹委会常务副主任蒋冰风三次主持召开筹委会筹备工作会议,部署全会各项筹备工作,并多次听取全会筹备进展情况汇报,事无巨细亲自指导落实。 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商务局牵头筹划全会系列活动,会同筹委会各有关成员有序开展筹备工作。一是高规格邀请参会嘉宾。市商务局会同台州市驻德国商务代表处,积极对接联盟秘书处和联盟德国联络处,高规格邀请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洛塔尔?德梅齐埃等德方嘉宾和联盟中德双方成员城市代表,市外侨办也邀请台州友城哈瑙市代表团,结合联盟全会同期开展“中国台州-德国哈瑙友好周”活动;二是高质量遴选签约项目。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经合办多次对接走访各县(市、区)及意向企业,排摸台州对德合作项目,并最终遴选了12个中德合作项目在全会签约。三是高标准落实考察活动。本次全会精心组织了台州城市规划馆、中国塑交会,以及集聚区线和头门港线等多次考察活动,市商务局会同市交警局对接市建设局、椒江区政府、路桥区政府,集聚区管委会,多次实地踏看考察线路,确保考察活动安全有序。全市市级各有关部门、9个县(市、区)政府戮力同心,围绕总体方案和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全力支持,为本次全会的圆满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宣传,彰显全会影响力。为了扩大台州主办联盟全会的影响力,宣传全会取得的显著成果,市政府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台州广电总台、台州日报社等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反复酝酿策划方案,积极邀请国家、省级各大媒体参加本次全会系列活动的报道。新华网、人民网、凤凰新闻、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台州日报、台州电视台等市级媒体,于全会的会前、会中、会后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报道,围绕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会的各类专题报道和衍生新闻近20篇,极大的提高了本次全会的关注度,充分展现了台州“制造之都”的城市风采,扩大了台州的城市影响力,更加彰显了台州主办本次联盟全会的价值。 (四)周密部署,保障全会顺利举行。为了以一流的会务服务迎接中外嘉宾,体现台州举办国际大型会议的水平。全会期间,市商务局、市经信委、市经合办、市贸促会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分头负责、通力合作,台州学院志愿者全力配合,对参加全会的德方嘉宾、联盟中德两方成员城市代表开展“一对一接待”服务。市商务局会同市接待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卫计委、市质监局、台州电业局、台州水务公司等相关部门周密部署,着眼细节,高标准落实活动用房、用车、车辆、安保、食品卫生、设备检测、电力、水务等各项安排,有力保障了全会各项活动的圆满完成。 三、下阶段主要工作 (一)加快建立对德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落实《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方位参与中德合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加快建立台州市对德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长为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外侨办、集聚区管委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以“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为标杆,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为平台,以深化对德合作交流为抓手,推动台州与德国之间在经贸、科技、农业、水利、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合作交流,开启全方位对德合作新进程。 (二)切实建好产业合作园区。以台州湾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高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航空装备、通用机械、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拓展项目引进和成果培育的承载空间。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并通过中介机构引进一批与德方有资本、技术、经贸联系的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打造对德合作的前沿征地。目前,产业园启动区块一期4.76万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已经交付,二期标准厂房计划2018年5月交付。同时加快产业园分园建设,在天台、三门两县分别创建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天台交通科技园区和三门橡胶高新园区,不断扩大园区规模,并以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为模板,推动全市有条件地区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 (三)积极促成项目化成果。一是紧抓签约项目履约率。切实推进本次联盟全会上的签约项目进展,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签约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早出成效。二是鼓励台州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资源整合,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参股、合资、建立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强对德技术品牌并购和资本管理的消化引进。 (四)全力打造经贸交流平台。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为平台,积极参加中德成员城市间政府、企业互访,共同参与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台州制造”德国展销平台,加强与法兰克福礼品展、卫浴展,科隆五金展、汉诺威工业展、杜塞尔多夫医药站等国际知名展会的交流合作,每年争取热门展位100个,打响“好产品台州造”品牌。依托台州市政府驻德国商务代表处全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对接、活动推介、协调咨询,以德国为重点,全面开展与欧洲各国在产业、技术、人才、文化等领域合作。 (五)着力畅通引才育才渠道。畅通德国人才交流引进渠道,通过台州市政府与德国高级专家组织(SES)签订专家派遣协议,“借脑”德国资深专家为企业在科研、技术、管理等方面创新改造提供免费技术咨询,有效促进德国技术理念与台州市场、资本对接。以台州主导产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借鉴德国标准建设台州技师学院,重点在机械、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引入和发展德国双元制教育培训机构,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为平台,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培育台州本地高技能人才。 ???????????????????????????????????????? (外资处) |
||||
|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