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商务经济运行第九期
|
||||
|
||||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优化服务,以裂变思维加强外资引进工作,促进招商项目升级转化,取得显著效果。1-6月,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3个,其中新批(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个。总投资11.8亿美元,合同外资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其中实际外资同比增幅达到602%,完成省定全年2.5亿美元任务的97%,在全省各地市中完成进度排名第一。 一、招引机制裂变,补齐工作短板 一是完善外资政策。以“招大、引强、选优”为方向,修改制定我市利用外资政策,内容涵盖外资工作机制体制、优化投资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和培育招商主体等四大方面。进一步完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开放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机制,定期研究利用外资计划指标、政策措施、考核办法及协调解决重大外资项目引进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加大对各类经济开发区、国别合作园区、特色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对开展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高质量外资及外商投资典型企业进行奖励。 二是调整考核办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及时制定全市利用外资考核办法,把全市利用外资4亿美元的任务目标科学、合理分解到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项目洽谈、手续办理、政策指导等各方面的高效服务。严格实行每季度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及年底考核奖惩制度,每季度对各县(市、区)、台州湾产业集聚区、台州经济开发区实到外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进行通报,将通报结果在台州日报等媒体上公示,造形势、增压力,压实各地责任,驱动各地提升主观能动性,形成你争我赶的工作氛围。 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全面实施利用外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容缺受理、先办后补”等服务举措,优化“网上申报、限时办结、在线反馈”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外商投资管理信息化水平。2016年9月,外商投资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我市结合当前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基本实现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最多跑一次”。今年新设立的浙江和合资源环境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美元,属鼓励类外资项目,企业通过外商投资备案系统提交资料,市商务局初审后报省商务厅进行鼓励类项目比对通过,直接给予该项目鼓励类有关优惠政策,实现一次性办结。 二、招引平台裂变,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整合平台联动招商。积极打造我市利用外资高地,抓住浙江省湾区建设和浙东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将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沿线的开发区、对台经贸合作区和各类特色园区,整合成统分结合的台州市利用外资工作大平台,统一政策,联动招商,对鼓励类外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推进台州三大湾区联动发展。 二是升级园区集聚招商。整合提升各类招引园区,加快我市利用外资工作进程。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浙江头门港经济开发区获省政府批复同意,整合提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争取将基础较好,且有较强意愿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纳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培育期,积极协助浙江对台(玉环)经贸合作区争创国家级对台经贸合作区。1-6月,全市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占全市比重的54.2%,充分发挥了外资招引主平台的作用。 三是开展活动推介招商。组织参加浙洽会、厦洽会和东盟博览会等国家、省重大平台,推介我市发展环境、产业优势,推进项目合作,获取引资机会。第19届浙洽会我市完成1个省签项目,即和合资源有限公司的“实施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并主动对接“主题论坛”及各类“专场活动”。举办“2017跨国公司浙江行(台州站)活动”,邀请上海美国商会等知名国际商协会、世界五百强、行业龙头企业的40余名嘉宾代表莅临台州考察对接,先后考察了沃尔沃小镇、吉利配套企业茂齐金属等场所,市商务局与台州湾循环产业集聚区对台州投资环境及重大项目进行推介。 三、招引对象裂变,推进对德合作 一是借力联盟优势。依托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年初成功举办“中德企业合作交流会(台州站)活动”,活动以台州智造对接德国工业4.0为主旨,以加快台州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目的,共邀请到德国前政要、德国驻沪使领馆代表及跨国公司32位代表,开展中德企业合作专题交流及中德企业对接会等系列活动;上半年组织40家企业参加2017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设展位68个,充分展现台州“制造之都”的品牌实力,是国内参展企业最多的城市。参加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正式宣布台州成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会举办城市。 二是筹建市政府驻德国商务代表处。市政府商务代表处设点德国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与浙江省驻德国商务代表处一起办公。主要职责为台州企业寻找兼并重组、合作嫁接的德国等欧洲国家企业,推动两地工业经济的对接。同时,在我市对德经贸活动、两地政府及行业机构协会关系建立、企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好服务。目前,代表处由1名市直部门正科级干部,温岭、三门两地县管干部各1名组成,市直部门正科级干部为首席代表,同时为迅速开展项目对接工作,代表处将在当地聘请商务代表1-2人。 三是推进国别产业合作园建设。年初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获省政府批复并授牌,实现台州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零的突破;加强中德产业合作园招商,目前,有3家外资项目取得阶段性洽淡成果;下半年将以举办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四次全会为契机,同时举办中德产业园开园仪式,加强中德产业合作园的宣传推介。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探索设立省级中外产业合作园,推动路桥创建浙江中瑞典(路桥)产业合作园,天台和三门规划创建中德产业合作园,并将作为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的组成部分。 |
||||
|
||||
下一篇: |